杜仲橡胶资源与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作者:泡桐中心 图片:  时间:2013-09-24  :点击数:

9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华仲檀成杜仲种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3年《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暨《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年会》2013第一次年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我院分党组纪检组长、副院长李岩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讲话。
    李岩泉说,中国林科院一直非常重视杜仲研究工作,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拥有“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与产业开发平台,创建了跨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全国杜仲研发团队,在国家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团队在杜仲新品种培育、杜仲新品种研发等领域先后完成了国家、省部级杜仲攻关课题20多项,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为我国杜仲相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说及今后,李岩泉说,中国林科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杜仲研发团队面向产业升级、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拓宽研发领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支撑相关产业升级;同时加快国家杜仲工程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为杜仲研发团队创造更好更大更新的研发平台,帮助研发团队取得更大更好更为实用的科研成果;并积极地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增加对杜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我国杜仲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杜仲专家、我院泡桐中心副主任、《绿皮书》第一主编、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红岩研究员在新闻发布会上,从杜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我国杜仲产业已经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国情调研对杜仲产业以及“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杜仲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方面介绍了杜仲和杜仲产业。
    “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不可替代的技术和人才资源。研究开发团队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一批高产杜仲良种;突破了杜仲高校栽培的技术瓶颈,杜仲橡胶产量提高30-40倍,接近三叶橡胶水平;完成了杜仲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建立了杜仲橡胶绿色提取及系列产品研发技术体系;研发出杜仲雄花茶、杜仲a-亚麻酸等一系列功能产品。
    《杜仲产业绿皮书:中国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报告(2013)》是我国第一个对杜仲种植、栽培与杜仲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绿皮书》。本书除对杜仲的发展历史、杜仲橡胶产业的发展状况、我国杜仲橡胶资源的栽培状况等进行了介绍外,还对杜仲橡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开发方向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全书内容翔实丰富、研究全面深入。
    《绿皮书》同时也是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指导、协调管理全国杜仲种植资源、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和橡胶产品科研加工生产、杜仲产业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评审建设的技术指导手册。
    2013年1月国家林业局批复,成立“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杜仲工程中心”),中心理事长单位为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杜仲工程中心”成立以来,组建了全国杜仲研究与产业开发团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开展长期合作与跟踪研究,推荐专家,成立了杜仲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和项目研究和建设专业组。承担指导杜仲橡胶资源培育、橡胶产品研发及杜仲综合产品开发等可行性评审、项目投资建设、项目验收等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杜仲产业的科研、创新、效益和科学管理目标,引导企业建设务实、健康、有序的生态杜仲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将筹备成立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杜仲产业分会。
    为推动杜仲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将杜仲橡胶资源培育与产业项目申请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邀请了跨部门的专家、领导、企业家加入杜仲项目课题组,并赴河南、甘肃、上海、湖北、山东、云南等地对一些典型杜仲资源和杜仲企业进行调研。国情调研杜仲产业项目是国家的研究智库首次进行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集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资源产业开发、生态文化产业建设的重点创新工程和深入基层的一线实践项目,涉及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等多部门的协同参与,旨在研究和推动杜仲橡胶资源培育和综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多年来,国情调研杜仲项目研究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国家林业局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探索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正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培育杜仲绿色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生态文明的建设道路。(王建兰)

    

    

    

    

    

    

    

    

    

    

   

Copyright© 2008版权所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办: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